從月子中心回家後,我最長的連續睡眠應該沒有超過四個小時,在這之前我完全忘記沒睡覺是什麼滋味,畢竟多嘿已經三歲而媽媽的記憶只有七秒,距離上一次餵夜奶的記憶已經太久遠早就忘光光,但也幸好我忘光了,不然哪來的樂天迎接寶寶,肯定會先想到餵母奶不能睡覺(白天還要工作)的恐怖。
但我真的很瘋,明明超累卻又很捨不得把咖嘿送去保姆家!十月開始咖嘿白天就可以都交給保姆了,可我竟然跑去跟保姆說不一定會天天送過去,有時想要自己帶就會自己帶。
閨蜜(皺眉白眼)說楊雅晴你要不要放過自己,你有三個小孩ㄟ,你還有事業,休息一下好嗎?但我看到咖嘿現在這麼肥、肥成這樣!我送不出去!他每個小時都在長肥 ,不覺得錯過很可惜嗎?我就是想要看他的肉在那邊長!一點一點地溢出領口、溢出包巾!(這是什麼病)而且他的嬰兒蠕動很快就消失了!
媽媽實在是個很容易發瘋的身份。小孩還小的時候,是又愛又累很瘋;小孩大一點,則每天都在愛他們與傷害他們之間來回。明明知道吼小孩不好但常常還是給他吼下去,被氣爆的時候真的會覺得馬的為什麼我要受這種氣,我到底是造什麼孽(請看大隻佬),但小孩是那麼樣天真無邪,當他們抱我大腿、黏在我肚子上或背上,毫不掩飾對我的依戀時,又讓我好想當個好媽媽、好好愛他們不要亂吼。每次都立誓下次一定要齁住自己的情緒,而下次照樣一秒破功,超北七的循環。算了其實我心裡有數這種循環很正常,畢竟六等親內皆為冤親債主哇哈哈,你我相約來當這一世的母子母女,都是有些鍛鍊要去經驗。只能錯中學,有進步就慶祝一下。
真要說,養小孩才是我做過最瘋狂的事。一下疼愛一下懊悔,這一秒心如止水下一秒情緒爆炸,三不五時就被罪惡感佔據,但收到一點肯定就又覺得自己是好棒的媽媽,這不是瘋子什麼才是瘋子呢。
明天就十月了,我應該會採取漸進式日托,顯然有分離焦慮的是媽媽我本人哈哈哈。好煩喔,咖嘿長得好好笑,看到他我心情就很好,我每天都會跟他講些有的沒的!
(肥仔你什麼時候要長眉毛)
(媽媽喜歡你)
(他雖然很肥但其實很小一隻)
#咖嘿系列
「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心情] 關於我的依戀焦慮,一點分享-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焦慮型依戀治得好嗎-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14張圖了解逃避依戀:症狀、成因、相處、解方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JC 陳詠桐- 焦慮型依戀(Lyrics MV) - YouTube 的評價
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海苔熊心理話
你是這樣的人嗎:
1.每天都擔心自己會被丟掉
2.為了避免被丟掉,先把別人給丟掉
3.情緒來的時候,會做出連自己都覺得無法控制的事情,然後事後覺得很後悔⋯⋯
4.可是下次情緒還是會來,還是會炸到身邊的人
5.常常覺得自己是別人的麻煩,為了避免麻煩別人,有些時候乾脆就不要開口求助⋯⋯
6.渴望被愛又害怕被受傷,所以沒感情會死,但是有感情之後,又害怕感情會死
7.你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好愛好愛你,但有時候又會立刻覺得這個人根本不在乎你,沒有中間值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你並不孤單,每100個人會有一到兩個人*和你一樣在這條辛苦的路上,今天的節目是邀請到的 詩人 Tiny Lu 就是其中一個,她很勇敢,分享了自己是邊緣性人格(BPD)這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在她的作品《愛之病》與《我們走上的全是歧途》裡面寫了很多黑暗的感情的詩句,其中讓我最感動的一件事情是:
雖然書本裡面的句子非常黑暗,但是你卻可以看到黑暗的縫隙裡面有一種溫暖的光在等待。
她的生命歷程也一樣,在黑暗裡有光。小時候發生了許多她不再想回憶的事情,手臂上有各種深深淺淺的自殘痕跡(不過都被她做成了完全看不出來的刺青),在感情裡面曾經受到背叛而再也不信任愛情,可是因為這個不信任,也讓她像是一根無法再更精確的針,刺進了許多在感情裡面感到不安的人,那種「難以說清楚」的擔心。
如果你是不安全依戀的人:
-逃避依戀:不敢相信任何人,覺得感情開始就會有結束,習慣和對方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焦慮依戀:覺得自己隨時會被丟掉、害怕自己不夠好,常要跟對方確認自己值不值得被愛。
-矛盾依戀:和別人保持忽遠忽近的距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可是心裡還是渴望有人愛。
我會非常強烈推薦你聆聽這一集,這一集跟以前我談過的任何一集有關安全感的節目直播都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你不會聽到任何解答、你也不會聽到任何「幫助你變得好一點」的方法,但你會聽到一個故事,一個真實而立體的故事,一個曾經「很病」的人,努力的用她自己的方式,活出雖然不容易但是相當有張力人生。
最後我想跟所有身心疾病的患者講一句我內心真心的話:「生病」這個標籤並不是定義你唯一的方式,它只是「其中」一種方式。
像是Tiny不只是BPD,她也是一個詩人、攝影師、情慾模特兒、最重要的是跟我一樣是個貓奴XD,一樣會為了貓咪的生病而感到擔心,一樣會抱著貓焦急地要醫生給牠最好的幫助⋯⋯我們一樣渴望愛,一樣用自己的方式(雖然不一定是好的方式)努力的去愛人。
我們都值得被愛,不需要因為一個疾病的標籤,就覺得自己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人。
就像這張照片,每一張笑臉背後,都有很多難以向人訴說的黑暗面;同樣的,每一個黑暗的裡面,也會有一朵等待被呵護的花朵,期待著新鮮的空氣、期待著有一天能夠被你自己給疼惜。
僅以這集的節目,獻給所有在感情裡面感到不安又厭惡自己的人,允許自己可以繼續不安跟自我厭惡,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有能力,繼續愛人。
奮不顧身的去愛,然後如果被丟掉了,還是可以把自己撿回來
【聽你聽我】在愛情裡被拋棄,可以再把自己撿回來嗎? ft. Tiny 靡靡
https://reurl.cc/AgMDYY
——
*關於邊緣性人格障礙與特質的診斷大家可以上網搜尋,經由醫師和心理師的協助判定,這裡僅列出幾個邊緣性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內心感受;想進一步了解「特質」跟「障礙」之間異同的朋友,推薦一本非常棒的參考書叫做《B型人格》。關於盛行率,調查估計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為1.6%,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為20%。詳細的參考資料可以看這裡: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30883/
#我們走上的全是歧途 #愛之病
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寂寞,可以是壓倒性的痛苦,並可能會致命。所以有非常多人會用各種轉移的方法,不論是轉移到無法克制的追劇或是投入在聲光影像效果十足的手遊中,或是不停的填滿行事曆,安排一些超過負荷的活動,也不想有靜下來面對自己、感受自己的時間。
人越因孤寂而焦慮,產生的轉移行為越多,這是一種尋求平衡的補償行為。
寂寞,源自於嬰兒時期,表現出正向反應需要愛時卻感受到敵意與落空。一些人際理論,皆提及寂寞是人類最痛苦的經驗之一,是人與人之間接觸的需求無法滿足的結果。
當寂寞發生產生焦慮時,會促使人激發出想要去接觸他人的渴望。但缺乏正向情感經驗的人際關係壞感受,會讓我們內在壓制住我們,讓我們必須迴避或否認這種需求。於是,我們內在形成一種非常難受及衝突的感覺,又想又怕。也就是我們時常說的:「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
你可記得「上一次和另一個人好好交流和連結情感是在什麼時候?」
我們的內心都有種渴望,能在關係中感受到充實和深刻的心靈滿足,那是來自一種深層的親密連結感需求。那可說是一種你相信也體認到生處在這個世界,有另一個生命深刻的參與你的人生,懂你及理解你正在努力什麼?又在往什麼樣的人生方向前進?即使有所艱難及付出一些代價,他明白你在堅持什麼?又在奮鬥什麼?
而更多的需求是,我們的情感需要滋養;心靈受到滋潤,能讓我們如沐春風,感覺到一種寧靜和和諧,也令我們覺得存在是何等美好,真是慶幸自己存在,才能體會到人和人間的情感交流和溫馨。
這種深刻理解及情感滋養,是我們內心感受到溫暖及存在得以安穩的來源。
但是,若是日復一日,我們只是像台機械一樣運作,拋出自己,給出最大的情感勞動,不停的應付外界的要求及期許,卻沒有一刻,感受到外界乃至自己,給予自己正面的關注及滋潤,給自己些許肯定及正向回饋,那我們給出的自己、空洞的心靈,就會在情感耗竭中乾枯,使我們對人生的希望感降低,取代的是強烈的厭世感和疲憊感。
情感,是生命的能源,也是我們堅持生命的動力。無論那是:關注、包容、容許、接納、同理心、回饋及正向肯定,還是愛,都會讓我們因此感受到存在的意義,及貢獻自己的生命回應給這世界的啟發。
這樣的情感滋養和情感恢復,是任何的食物、影片、遊戲不能穩定提供的。往往那些我們使用來轉移我們情感需求的行為(上網、購物、看劇、飲食、菸酒),雖然好似真的有那麼一些效果,感覺有一點愉快、嬉鬧、喧嘩、興奮、輕鬆,但只要在做的這些行為停止,或是不再能獲得任何補償效果,你便會立刻感受到有點麻木、空洞,而需要更多的刺激、更多的份量或強度,找到更多新奇的方法,來麻痺自己空虛匱乏的情感能力。
而當一種麻痺自我,及轉移自我的方式,被無法克制的一再使用,就將成為上癮的方式來支配及操控我們成為它的俘虜。還有什麼比「孤寂」更可以讓人想盡辦法找尋東西來讓自己上癮呢?
現代諸多打發時間的形式,讓人盲目的一日復一日,一天過一天的無感和麻痺,不正是因為孤寂感嗎?這種孤寂感含有大量的無意義感和無價值感,也有著覺得自己沒有獲得關注及重視的無存在感。
依照上癮行為的機制,當人越無法處理負面情緒,越感受到負面情緒的痛苦時,上癮行為就容易被觸發,舉凡宣稱能讓人忘卻煩惱、獲取快樂、永保正能量的,都可能有形成上癮的可能性。
畢竟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感受是人之常情,為了迴避及否認感受到的痛苦或是難受情緒,人就有可能會製造出許多補償的作用,企圖想要平衡那感受到的失衡或缺洞。但只要像是補償不完的無底洞,並且必須不停的追求及消耗許多的精力和成本,造成無限的惡性循環,那上癮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所以,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見一個問題:「為什麼人要不停的追求補償行為,或以上癮的方式來迴避感受自己的感受,特別是負面情緒呢?」
情緒麻木或隔離的狀態都是呈現自我和情感之間的關係時常斷連,不是對自己的情緒無可奈何,就是對自己的情緒置之不理。
但是,人為何要時常斷連呢?那是因為情緒感受或活動太多了,人就不舒服,或是感到快被淹沒的當機,因此習慣性的切割感受、將自我和情感之間隔離。久而久之,隔離久了,大腦就習慣必須斷線或隔離,才是個體需要的生存狀態。
若是我們的生長環境,時常對我們不聞不問,不然就是咆哮怒吼,不論是過於疏離還是過於暴力的對待方式,個體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就必須遠離自己的感覺感受,否則每天都在折磨中過日,早晚會被自己的龐大情緒滅頂。
這是我們的防衛機制的功能,為了確保我們在惡劣的環境及危險之下能生存,卻也造成我們與自我的情緒感受斷裂、隔離。
前述的狀態,是現代人為何常出現情感方面的困擾或是疾病的原因之一。無法關照自己的情緒,無法成為自己情緒最重要的調節者,對自己的情緒感受相當陌生,也相當懼怕。
當我們試著像照顧身體一樣照顧自己的心理時,很重要的方向,就是關照自己的情緒。我們的情緒低落或高漲,都會影響我們內在的狀態,也會影響我們和外界的人我關係。當我們內心的情感狀態,常被自己忽略或排斥時,我們肯定會少了對自己情感的覺知及關心。
若我們對自己的態度是漠然時,孤寂感會更加劇。雖然我們會很自動地遠離或切割自己的感受,但奇妙的是,內心沒有情感滋潤的空洞和親密感虛空的孤寂感,個體卻能感知,因此才需要轉移和迴避。
人畢竟是哺乳類生命,就像所有哺乳類動物一樣,群體和安穩的依戀關係,是我們天性中的渴望和需求,無奈人類比其它動物更會掩飾和自我欺騙,才會抗拒這樣的天性,寧願忽視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願經歷和人互動和相處時,必然會經歷的喜怒哀樂。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博客來:https://lihi1.com/h9ENi/su
誠品:https://reurl.cc/OqNYXA
金石堂:https://lihi1.com/xkzF0/su
momo:https://lihi1.com/nffyb/su
天下網路書店:https://lihi1.com/pfLXi/su
12/18 新書分享會報名連結,需要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40426131299954794
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焦慮型依戀治得好嗎-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上面是「焦慮型依戀」的症狀,擷取重點:極度渴望親密和陪伴,要求與愛人隨時保持聯繫,每天報備行蹤,會以不回短信電話、故意引對方嫉妒或是威脅要 ... ... <看更多>
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14張圖了解逃避依戀:症狀、成因、相處、解方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你是他焦慮依戀的伴侶請快轉至p.9 #逃避依戀不想聽廢話想直接看解方傳送門p.12, 13 #不知道這幾種依戀是啥鬼可以吃嗎的請到p.1下方有簡單定義檢測 ... <看更多>
焦慮 依戀 是 病 嗎 在 [心情] 關於我的依戀焦慮,一點分享-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手機排版請見諒,
會想寫篇文章,是因為我與母親的關係讓我在感情生活中跌跌撞撞了好幾年,
不論哪一段感情我都在感情中深深的悲傷且痛苦,
只有熱戀和不斷索求來的愛才能解救我,
直到失敗了幾次並跌落谷底後,
我才開始有意識的去諮商,
並慢慢到認識到了自己的依附焦慮狀況,
舉我的例子來說(我的感情史全部都是遠距):
1. 對方沒打電話給我=不珍惜相處的時間=不愛我了
2. 對方一直沒有說想視訊=不思念我=不愛我了
3. 約會時call朋友一起玩=不珍惜獨處時間=不愛我了
4. 對方很久沒回訊息=一定有看到了但我沒那麼重要而不回我=不太愛我了
5. 對方語氣平淡=和我講話不開心=不愛我了
6. 情人節什麼都沒做=沒心=不愛了
諸如此類,這種日常的事情每天磨著彼此,
直到有一次我又開始問為什麼對方都"沒有主動想要"跟我視訊,
男友終於崩潰地哭著告訴我他真的很累,
他還有工作壓力,身為獨子還要照顧父母,
以前有那個耐心,
但現在已經連安撫我的心力都沒有了,
他覺得我愛他大於他愛我,他無法回報我這麼多,
想當然爾,這時我一樣的思考,
就是不愛了才無法耐心安撫我,
他這種無法回報我的說法只是想把我甩開,
沒錯,回顧自己的思考模式,
每一次結論都一樣,他不愛了
這天我又痛苦的提了分手,
但又同時想緊緊的抓住他,
提了分手馬上又哭鬧挽回,
像一個瘋子一樣,
痛苦讓我推開他,心裡的聲音告訴卻央求他別走,
雖然最終我們沒有分手,他也仍然在我身邊,
但我覺得自己也傷害了他,也很自責,
以這件事為契機,我開始諮商並找書來看,
想探究自己的心理狀況
諮商師開始幫助我去理釐清行為背後的想法,
並面對童年類似被拋棄的經驗,
我也提到在孩童時期,
我的母親常常因為我做錯事,
就會把我載去陌生的地方丟掉,
把我丟在路邊過一陣子找回來後,
載我回家的路上還會故意飆車,
說要一起死之類的話語
除此之外,
給我一點錢把我趕出家門這種事也常發生,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辛苦的全職媽媽,
我父親長年國外工作,她犧牲一切獨力照顧我,
連三餐都不讓我自己買幫我款遍遍,
我為什麼無法感激她,
還會挑食而拒絕吃她煮的菜,
有一次她莫名爆氣失控,
只是因為太陽大而我不願意戴她給我的帽子,
每次有類似的狀況,她就會說她要離家出走,
不然就是把我丟掉,甚至說要一起死
那時我才10歲,對於母親的所有哭鬧全權接受,
總是求她不要丟下自己,
或是哭著道歉叫她不要離家出走
只要順著她的意,她就非常的溫柔,
這讓我的童年在困惑,不安定和恐懼中成長,
我覺得自己天生就是一個沒能力的孩子,
一定是生來有不足,
才要用努力的方式獲得母親的愛,
這給我一種無形的自卑感,
儘管我努力提升自我,
保養和美容自己的外表,
對自我價值感總是伴隨著一種低落、孤獨和悲哀
如果說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
會以存活為目的而學習並將記憶與思考編碼,
而我們的腦子形容為一個龐大的資料庫,
孩童時期這種存活下來的方法,
就會烙印、學習、並編碼,
儲存在於資料庫之中,告訴我們怎麼樣才能存活,
並在符合特定狀況時跳出訊息警惕我們,
什麼是將要被拋棄的信號
就算成長過程中被有傷害的經驗也已經很模糊,
還是會像走路、吃飯、跑步一樣以一種無意識的方式學習,
這些受過傷害經驗的編碼,雖然在龐大的記憶庫中無法確切知道在位在哪裡,
還是會盤踞在意識冰山的黑暗底層影響著我的思考方式,以存活為目的運作著
正因為這些課題,
我查覺到自己對任何人的口氣或是反應都很敏感,
也常常將旁人的負面情緒聯想到自己是不是又做錯了什麼,在意他人的看法,過度思考也
過度擔憂,
對於另一半,則是像一個哭鬧的小孩,
希望無窮的情感黑洞快點被填滿,
永遠覺得他不夠愛自己,因為其實和自己比,
沒有任何人可以比依附焦慮型戀人更愛對方,
這種攸關到生存、自尊、自我價值,
幾乎是一種燃燒的愛,
在這種情況下,愛情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這牽連著童年與自己對自己定義的價值
文末,我也還在自我察覺與調整的路上,
諮商師告訴我,要好好地陪伴自己的焦慮,
接納自己的感受,允許自己悲傷,
之所以在這邊寫下這些,
是希望很多同樣飽受童年創傷之苦與陪伴他們的人知道,你們不孤單,
也許我乾脆選擇分手然後單身了,
就不需要焦慮那麼多,
但只有在焦慮的之中才有自我練習的契機,
我的父母可能當年沒有那個能力用我要的方式愛我,但我不想因為他們沒這個能力而耽誤
自己的美好的一生,更耽誤了那個愛我的人,
我不想再把男友一起拖進深淵,
不想再把責怪父母的失能轉嫁給她,
我也在努力並和平的讓男友理解自己的狀況,
如果他合適我,她會願意與我一起面對和調整,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這不是失敗,
不是什麼結果都要有個理,
我只是不再把自己的責任推到他身上,
建議同樣狀況的人,若真的不行,
就尋求專業的協助,
因為只有自己才有能力理解並接納自己心裡憤怒悲傷又遍體鱗傷的孩子,
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240.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28587438.A.E32.html
※ 編輯: willowwhat (101.9.240.14 臺灣), 08/10/2021 17:26:59
的考證照,還存錢出國留學,雖然去年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關係也一段接著一段換,
心靈總是很空虛,不懂為什麼感情總是談不成。
傷害我了。
自從我慢慢不再受她影響後,現在的她是對一位女性摯友有嚴重依附焦慮的狀況
她在青少年時期歷經阿公心臟病發作病逝,
奶奶要養家很忙也很嚴格,她又是獨生女 ,
非常羨慕別人有姐妹,但她的成長過程孤獨,
導致她現在很怕閨蜜拋棄她,但那是她的課題了,
總之,理解痛苦之下有那個深度的存在,
我的心裡就釋懷許多了。
我道歉
...
08/11 01:56
如果是針對與母親之間的經驗如何影響到親密關係,我挺推薦蘇絢慧心理師的完美情人並
不存在喲
理性告訴我,這是我目前缺乏的能力,但謝謝你的意見
... <看更多>